小红书上的丰唇火了!98年辣妹在嘴上拔火罐我笑yue了…*近白女士被大家的丰唇的热情给惊了,那种古早的拔火罐式丰唇神器根本都不算什么!
当然这不是胡闹,肉桂确实是可以用来丰唇的!(肉桂之所以起作用,是因为在使用时会刺激嘴唇,导致血液流到表面,使它们看上去发炎或浮肿…)
但,不管大家丰唇的方法有多么离谱,都能说明现在大家对厚唇真的超超超超超超超级喜爱了!
以卡戴珊家族等欧美明星为代表,有嘴越来越大的Kendall Jenner▼(再丰满下去简直要跟Emily Ratajkowski撞脸…)
而这股厚唇审美的风越吹越大,不光欧美风辣妹喜欢,南韩走性感路线的爱豆也是厚唇真爱粉——
尽管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我们就喜“樱桃小口”,但现在内娱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厚唇美女被认可是高级脸的代表。像倪妮钟楚曦杨采钰就不用多说了。
总之不像“初代鲶鱼脸”舒淇出道时引起两极分化的审美争议,现在大家都得劲了欣赏这样丰满圆润的嘴巴。
来看看凯总吧,丰唇前的她,青涩、稚嫩,丰唇后,气质瞬间从卡戴珊家*默默无闻的小小妹向欧美大妞转变。
Lady Gaga出道前,嘴唇大小厚薄也中规中矩,但自从搞起了美妆事业,嘴巴是有越来越大,画风逐渐贵妇。
还有Ariana Grande,嘴唇变大前完全是领家女孩的氛围,之后秒变辣妹。
而在亚洲人脸上,厚唇和其他硬朗的五官碰撞就是大气挂的长相,遇上幼态脸则显得更加娇欲。
是不是感觉薄唇和厚唇带来的完全就是两种观感、两种气质?甚至有人就说了——
实际上,好不好看这东西是很主观的——啥时候开始大家都认为厚唇就等于性感等于美,而薄唇就等于不大气了呢?
尽管有一种说法是说Angelina Jolie引领了潮流——2006年成为全球*美面孔榜首的Angelina Jolie,将她的那张脸,方腮+厚唇,与性感划上了等号。
但,根本无处考究厚唇审美到底是怎么起来的啊!就好像双眼皮和单眼皮哪一种更好看一样——
在传统中国,被认为沉鱼落雁的女性并未被规定**要拥有一个双眼皮。但今天,白女士相信不少妹子都还对欧式大双有执念…咋回事?
其实有人通过观察近年来中国时尚杂志广告中亚洲模特形象发现,相比亚洲人低于50%的双眼皮比例,杂志广告上双眼皮的比例竟然高达88%…
这样导致的结果是,人们认为双眼皮才是被主流认可的美——媒体**程度地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观念。
同样的,无论Angelina Jolie是否凭一己之力让厚唇融入主流审美,我们可以确定,审美这东西是可以人为制造出来的!
而当选择厚唇的人越来越多,尤其美妆博主们人均厚唇,就会形成跟风效应,**人的审美志趣在社交媒体的烘托下趋向一致;
还有医美诊所把它位列在增值项目上,告诉你这就是风潮、这就是时尚,时不时还用各种折扣“威逼利诱”你和小姐妹组团去丰唇,再无动于衷的人也会觉得——
当然了,看到一种美的形式越来越受欢迎白女士**高兴,但也希望大家不要先入为主代入过多审美偏见,厚唇薄唇其实都好看!
也千万不要为了追逐流行一冲动就往自己嘴上注入太多东西…像这样丰唇过度,看着还蛮让人焦虑的。
市面上有很多丰唇蜜,都有添加刺激唇部肿胀的成分来让嘴巴丰满起来,像Too Faced和Barry M的丰唇蜜都比较出名。
尤其Too Faced功效巨强!上唇后会有有强烈的刺痛感,但熬过10分钟,刺痛感就会消失,迎接你的将是一个性感厚唇。
还有Pixi家的LipLift Max丰唇蜜,除了丰唇效果(起初会产生轻微的凉爽感),因为它的裸色做的也很漂亮,同时可以作为常规的唇彩使用。
这个方法其实是白女士我个人的*爱。我**喜欢厚唇妆容给整个人带来的气场的加持,但如你所见本人的嘴唇天生挺薄的,而且我怕注射会痛…
step1:用唇线笔在下唇稍微出线的地方画条线定点,根据下唇厚度描上唇,嘴高点描线略高于唇峰。
step3:用同色系口红填充嘴唇,画完整唇后再用透明唇釉在唇珠处适当提亮。
当然白女士现在已经对画厚唇很熟练了,手要是再灵活一点的,可以像白女士一样直接用口红上手。
另外现在还比较流行同样适合欧美风辣妹的反差色厚唇画法。(唇线会比口红本身深很多!)
这种画法一般先用唇釉给嘴巴打底,用手模糊唇线边缘,之后再选择一只颜色较深的眼线笔描边,想要更丰满还可以继续叠上透明唇油。
跟前面直接扩大唇部范围和提亮的方法不同,眼影粉丰唇法实际上是通过阴影塑造让嘴巴显得更立体,就跟脸部修容一样。
step2:在原来唇部的基础上勾勒唇线,并用干净的刷子晕染唇线和阴影之间,让它们自然过渡。
不过白女士还是要提醒一下,这个修容式丰唇法对新手来说难度系数蛮大,画不好不仅唇妆显脏,更可怕的是,会像长了胡子……
更适合亚洲人的方式,可以不用棕色眼影or修容,而是选择和唇膏同色系的眼影,用指腹蘸取后晕染在唇部边缘,打造肉感嘟嘟唇。
*后,不管你是天生厚唇还是薄唇,不管你是否接纳这样的厚唇审美,白女士还是那句——拥有or喜欢哪种风格本身并无对错,千万不要为一种审美的流行感到过于焦虑。